今天是:
组织风采
当前位置:主页 > 组织风采 >

非遗融乡土 艺术绽芳华

时间:2025-07-26 19:03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        近日,艺术与设计学院青年""·艺心志愿服务队秉持青春赴乡践初心,艺心向党助振兴之志,于野花坪村展开暑期三下乡支教实践。志愿者团队匠心独具,通过京剧服饰研习、非遗绘本解读、藻井剪纸技艺、西兰卡普手作、黄梅戏传唱、铜铃舞演绎等特色课程,为五十余名乡村学子打造沉浸式传统文化课堂,使乡村教室化身非遗薪火相传的生动载体。

非遗匠心润课堂,童趣雅韵两相彰
 
        西兰卡普织锦课堂中,志愿者颜熙、万开婷以土家族非遗技艺为核心,辅以实物观摩与影像解析,引领学子细察纹理律动,感悟色彩哲学,体味经纬交织的造物智慧。孩童亲手以织样条块缀成项链、团扇,于指尖流转间触摸民族工艺的体温与灵魂。志愿者王秀嫣执教的藻井剪纸课,则巧妙解构古代建筑“天穹”意象,化繁为“太阳纹”、“莲花纹”等单元模块。剪刻技法精微演绎,令平面红纸顷刻“生长”出立体穹隆之韵。当学生剪出首幅六边形藻井时,老师以“云朵会下雨”的童趣解读,使古老纹样跃然为可感可知的故事图腾。






 
        京剧服饰课堂,志愿者陈倩倩由“功法”筑基,亲授站如松、指若兰之仪态,融汇经典唱腔解析。学子身着简制戏服,亲身感受角色风华,于动静相宜间领悟国粹艺术的悠长韵味。非遗绘本课程,则择取虎头鞋、皮影戏等文化符号为匙,借由绘本叙事,深入浅出地阐释传统工艺背后深邃的文化意蕴与精妙技法。
 



 
艺彩纷呈启心智,美育星火耀乡野

        艺心志愿者们未来会将黄梅清音与铜铃舞姿引入课堂。黄梅戏教学拟撷《天仙配》经典选段,通过逐句授曲与节奏研磨,传递其婉转清丽的独特声腔魅力;土家族铜铃舞课堂,恩施籍志愿者万开婷将溯源舞史,指导学子手持铜铃,习练灵动身姿,以清脆铃响与舒展肢体,诠释民族对天地自然的虔敬与礼赞。
        特色脸谱课上,志愿者郑绍涵将围绕“
生旦净丑行当,精析色彩密码背后的性格象征,学子在勾描敷彩间洞悉角色灵魂;蜡笔彩绘课程,重在激发孩童融合野花坪村自然灵韵与非遗元素,创作如西兰卡普纹样蝴蝶脸谱稻草人等充满奇思之作,任艺术想象恣意驰骋。

以艺为桥筑梦行,文化根脉永传扬

        活动已持续一周,支教尾声将举办非遗之光·童心绘梦主题作品展,集中呈现学生创作的西兰卡普手作、京剧脸谱、非遗绘本及乡村风光彩绘。志愿者周梦婷表示:希望通过课程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之美,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。
        四载春秋,学院驻村工作队与志愿服务队接力耕耘,使艺术支教成为乡村振兴图景中一抹温暖而恒久的亮色。未来,艺心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深耕基层沃土,以青春热忱守护文化根脉,静待非遗的种子在广袤乡土间深植、萌发,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璀璨芳华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版权所有 ©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2016 All Right Reserved.
单位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虎泉街366号   电话:027-87194543   传真:
电子邮箱:   网站永久域名:http://tw.witpt.edu.cn